艾立耶
2023年2月13日
 
如何與以色列連結(第一部份)
 
 
 
    身為基督徒,我們與以色列有何關聯?如何與以色列連結?在羅馬書11:17-24中,保羅將這種活潑的、有機的連結,比作被嫁接到神約家庭的橄欖樹上。為了完全理解這一教導,我們首先必須了解聖經中的「以色列」,含有三層架構的含義。
 
1. 猶太人:
 
    「以色列」(與神同在的王子)這個名字首次出現在創世記32章中,在雅各與神的使者摔跤後,神賜予雅各這個新名字。在最初,「以色列」只是給以色列十二支派之族長的名字,後來傳給他們的後代。透過立約,神因此永遠將自己稱為「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……以色列的神。」所以,以色列就是這些族長肉身的後裔,他們後來被稱為猶太人。
 
2. 以色列國和以色列地:
 
    大約400年後,以色列各支派的人口大為增長,已具備立條件。在西奈,人們領受摩西五經/律法,以之定義其文化、法律和社會的基本要素。進入應許地後,又立ㄧ約,將以色列國確立為大衛及其後裔統治下的永恆基督國度。(撒下7)這個國度以耶路撒冷 —— 大衛之城 —— 作為其永恆的首都。以色列因此成為一個擁有特定的土地、首都、經濟等的國家,並且擁有應許,將來要恢復成為普世基督國度的中心。(徒1:6
 
3. 以色列,得救的餘民:
 
    在這ㄧ段中,對以色列的定義變得饒具深意。在新約中,尤其是在保羅的神學中,我們了解到在每一代廣義以色列人中,都存在一個屬靈的分支 —— ㄧ群得救的餘民,這群人會實現神對以色列的應許。從外表上看,這群猶太人看起來和其他猶太人並無異同,他們說同樣的語言;但在內心中,他們的心重生了,受聖靈的「割禮」和印記。雖然按照歷史上大部分的情況,大多數猶太人似乎沒有忠實地回應神對那一代人的恩典啟示;然而因著聖潔的餘民,神對整個國家應許的話還是真實的。(羅11:16)它在以利亞、保羅和我們的世代中都是真實的,因為「從以色列生的,不都是以色列人。」(羅9:6;11:1-7)此外,在新約下,連信主的外邦人都可以在以色列神的救贖恩典中,「嫁接」到這棵立約的信仰橄欖樹上。(羅9:24;11:17)因此,以色列是相信耶穌的餘民 —— 首先是對猶太人,也包含了非猶太人,他們一起成為一個新人。(弗2:15
 
    總的來說,第一段和第二段將以色列定義為可見的實體,而第三段則以更神秘、屬靈的方式定義以色列。這三段都是聖經所認可對「以色列」含義的表述,我們會按經文的不同時代背景而按其中的某一個含義來理解。羅馬書(特別是11:11-26)和以弗所書(2:11-3:6)教導說,神對猶太人和外邦人(以色列和列國)計劃的「完全實現」取決於我們正確地辨別神對橄欖樹「嫁接」一事的優先次序。保羅書信教導我們,在新約之下,神對「以色列」旨意的奧秘要完全實現,必須是在基督裡,並且根據神與以色列(包括民族、國家和餘民)的所有盟約,對齊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關係!
 
    (在第二篇中,我們將探討這個關係具體如何體現。)
 
*文章原載於復興全球總部網頁